
“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设计到底是个啥?
2025-02-19
先要承认一直以来对这个词汇没好感,对用“高端大气上档次”描述产品的客户让我有一个刻板印象:没有很好的梳理产品的竞争力,单纯想要卖的贵一点获得更高的利润。
从事策划类的工作,产生刻板印象的时候会有两个坏处,一是降低了与客户沟通的欲望和友好度,二是在沟通过程中容易产生要去说服的情绪,而不是引导。引导在客户沟通中的作用非常关键,唯有引导双方才能达成共识,达成共识才能让目标更准确、清晰。
“五彩斑斓的黑”这个梗相信大家都知道。当年潘虎却并没有调侃这个梗,而是真的给王老吉做出了五彩斑斓的黑罐凉茶。《哪吒之魔童脑海》制作团队又把宝莲做出了五彩斑斓的白。这促使我想了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设计到底是个啥?
拆分开这三个词,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
高端所指的不是产品,而是产品的目标客户。
高端的客户可不是人傻钱多。消费能力强,消费欲望强只是这一类客户的特征之一,我们更应该认识到高端客户最重要的特征是:对产品的某方面特质的需求非常精准,并且他们愿意为了某方面的特质而放弃其他特质。这句话我说的比较绕,抱歉我没想到怎么用更简单的语言来阐述这个观点,咱举个例子吧。
平常人在买第一辆车的时候,通常对车的要求有很多:车别太贵、空间要大、省油、NVH好一点、座椅舒适、外观和内饰的配色要符合自己的喜好等等一系列要求。而拥有很多台车的人再继续购入车辆,往往对车的要求非常精准,而且要求非常少。也许他们只看重车辆的加速性能,或者只看重操控,再或只是要求这个车是法拉利(指定某一个品牌)。法拉利的车主不会在意法拉利的油耗、舒适性、储物空间,而是愿意为了自己内心的购买理由,忽略掉那些“所谓的缺点”。很多年前我在跟一个做汽车销售的朋友聊天时候他问我:你说捷达的销售员活好干还是法拉利的?他告诉我是后者,很惭愧,当年我没能理解是为什么。
这里我再唠叨一遍前面说过的话:高端所指的不是产品,而是产品的目标客户。
任何一款成功的品牌/产品,都是消费者成就的。
大家心里想出几个你认为很成熟的品牌,请注意是成熟的品牌,并非要限定在奢侈品品牌或者是某个品类的老大。我心里印象比较深的、张口就能说出来的有:AIR JORDAN;LV;SKP
;索尼;苹果。
这些品牌在货架上(注:这里指的货架也包含店面的视觉形象,因为实体店的设立,本身就相当于街面就是货架,实体店就是在货架上的商品)给人传递的视觉有一个极其显著的共性:少!
信息越少,越单一,就显得越自信。信息少,只要在审美没有太大的问题的情况下,就是大气。
大气,指的就是你传递的信息量要少。
初创品牌往往容易看到成熟品牌的成功经验,就认为大气就显得高级,高级就能卖得出去,这么理解是不对的,打篮球不可能剃了光头晒黑一点就能跟迈克尔·乔丹一样强。成熟的品牌是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和日积月累的营销动作对用户心智产生了影响,由于前期的积累(因)导致品牌的号召力就足以助推销售(果)。前后/因果的逻辑关系要搞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应该在哪个切入点发力。这也是我不推荐初创品牌的客户上来就要向头部品牌全面看齐的原因。
我一度认为高端和上档次是表述重复了。
这显然还是我对此事的刻板印象。静下来好好想想(我坦白真实情况是为了要写这篇文章,如果我还坚持两个词是重复表述同一个意思这篇文章就写不下去了),发现“上档次”更着重要体现的是你的产品或品牌传递的视觉感受与售价是否相符。
一瓶1000元的白酒和100元的白酒,在包装上你一定能显著看到价值感的区别。上不上档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1000元的白酒,给你的价值感大于或等于1000元的感受,这就叫上档次。100元白酒搞成1000元的价值感不是上档次,这叫胡闹。
好马配好鞍是没有问题的,但你非要把MPV的航空座椅放到马背上这俩至少得坏一个。
价值感相符,或者略高于价格就可以了,要有度。
如果你现在跟我说你对包装的要求是“高端大气上档次”,我不会再产生反感的情绪,我会和你探讨如下这三个问题:
很遗憾毒柚设计的包装作品中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案例都没有。这是我的责任,我在源头上就没有跟有这类诉求的客户们认真聊,一直是从更实用的角度来分析产品的用户和产品特质,接下来有这类诉求的客户们可以和我们探讨,“高端大气上档次”从此在我内心不再是一个贬义性质的词汇。
本来这篇文章针对性的配了一些图片,写到最后我把图片全都删除了,只用文字(单一信息)来表述我的看法,显得大气一点。
愿我国的设计越来越好,
愿设计行业越来越好!
毒柚设计
2025年2月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